打造網路口碑起手式應該要怎麼做?

買讚買粉絲數還有效嗎?

新手粉絲頁上路,高粉絲人數有什麼幫助?

臉書粉絲專頁一直是社群經營重點項目,「按讚數」「粉絲數」一直是多數人評估經營成效與人氣的標準與第一印象;而新手電商經營者,在銷售上屢屢碰壁,是投放廣告出了問題,還是客戶對你的粉絲專頁沒有信心呢?

舉個例子來說,對一些消費者來說,「讚」比較多的店家也許比較有可信度;或是「粉絲」越多的餐廳感覺就比較不容易踩到地雷

「買讚」、「買追隨者」是一個很重要的行銷環節,尤其Facebook、Instagram的經營者要透過絕對安全的方式,持續累積粉絲人數,這樣未來進行行銷的時候,就可以留給訪客最佳的第一印象。

我們從2010年開始,持續關注社群行銷的脈動,一直給予客戶最完整的網路行銷解決方案

當您購買服務後,我們的粉絲大軍就會開始幫您有系統的增加粉絲,增加速度讓你有感,讓你創業初期,或是直播初期快速吸引人氣,打造更傑出的自然流量,提高粉絲的黏著度。

QA問答
Q1:增加讚或粉絲有什麼效益?
A1:您的讚數或粉絲數相當於您的【門面】,是用戶對你得第一印象,我們用舉例的方式說明,假設A服飾店與B服飾店販售商品相同,A店粉絲數1萬,B店粉絲數1千,在消費者心裡觀感上,會對A店產生較高的信任度,進而選擇與A店消費。

Q2:保固是什麼?保固過期後就會掉光嗎?
A2:該類服務均有下降風險存在,下降是隨時可能發生的,因此保固是格外提供的保障,並不代表保固後就會掉光。如同您購買手機保固1年,1年內也是有壞的風險存在,但並不代表1年後就一定會壞。

▓▓▓▓▓▓▓▓ 產品詳細 ▓▓▓▓▓▓▓▓

下單前需知:若有任何問題,請先詢問LINE客服

專頁粉說明:

◾不需設定廣告主,只要提供【FB粉絲專頁網址】或【IG主頁網址】就可以添加。

◾粉絲專頁與IG【讚和追蹤】同時提升。

◾業界最穩,業界最便宜,相同品質卻比業界最低價。

RR115VRV155ERV

 

買IG綜合華人粉,提供全方位按讚衝粉絲網路行銷服務

 

注重內容優化。 買IG個人追蹤數
粉絲為什麼會選擇關注你的帳號,也是因為你所寫的內容對他而言有一定幫助,如果你寫的文章大部分都是陳舊的內容, 買IG普通全球粉又或者是觀點根本不吸引人,相信粉絲也不願意持續的關注,除此之外一定要瞭解粉絲到底喜歡看什麼,什麼樣的內容才能夠抓住眼球,另外也一定要特別注重於主題和內容的符合,否則粉絲就會感覺自己完全被戲耍一般

保持和粉絲互動 買IG洞察報告-貼文珍藏(Savers)
。其實如果能夠和粉絲互動,那麼這就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,所以粉絲的消息必定要及時的回復,除了需要回復資訊之外,也可以通過遊戲獎勵的方式讓粉絲全部參與到其中,能夠有效增加粉絲的活躍度。

舉行投票活動。 衝fb粉絲團總讚數
在做自媒體時,其實也可以選擇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,然後讓讀者進行投票,完事之後也可以按照這些投票的資料來做出分析,其實這一種投票的行為對於文章的閱讀量而言沒有任何的幫助,但是卻能夠快速的吸引用戶的參與。
借助節日祝福 買臉書貼文/圖片/影片/讚/表情讚
其實我們也可以借助於節日的祝福來引發大家的關注,比如馬上就要迎來雙11,那麼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分享,是否準備在雙11中買買買又或者有什麼樣的看法,在文章的最後也可以反問一下讀者,其實這就能夠引發讀者的回答。

尋找有話題性的文章。 增加臉書粉絲團總讚數
其實在寫一篇自我媒體的時候,往往都需要找一些熱門的新聞,如此才會有更多的收益,因為一些熱門的新聞往往都會和觀點有聯繫, 衝IG洞察報告-貼文觸及(Reach)那麼自媒體人首先就應該把自己的觀點闡述出來,如此就可以吸引其他人來評論,這就能夠有效提升粉絲的人數,當然如果你在尋找到話題性文章之後,根本不知道如何寫文章,不如考慮一下小發貓偽原創,你會發現寫一篇文章的速度更加的快。 增加IG洞察報告-曝光次數(Impressions)

能阻礙你的,從來不是別人  文/沐沐  葉子是我的好朋友,西安人。  她喜歡上海。她說,在很小的時候看過一個紀錄片,有上海里弄,有外灘夜景,有復旦的草坪,有上交的梧桐,從那時起就深深愛上那座城市。  后來她去過很多次,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那座和家鄉感覺完全不一樣的城市。  當年考大學的時候,葉子想要報考上海的大學。但是當時父母想讓她留在西安,就在西安讀了大學。后來想要考去上海讀研究生,那一年媽媽生病住院了,雖然不是很嚴重,但是讓葉子打消了去上海的念頭。  研究生畢業找工作,葉子看了上海的公司,但是考慮到男朋友在西安,爸爸媽媽年齡也大了,就順理成章的留在了西安工作。  今年春天葉子借參加“設計上海”的展覽之名,在上海停留了半個月。上海已經不是她小時候看的記錄片中的模樣,但是葉子確定那還是她想去的地方。  糾結了幾個月之后,葉子忐忑地跟家人和男朋友商量,去上海工作生活一段時間。  “他們竟然都沒有反對!”葉子說,“我甚至有點懷疑是不是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我。爸媽問都沒多問,說只要我不后悔就行。男朋友問清楚了狀況,還說如果我決定在上海發展的話,他可以考慮把自己的業務轉移到上海。”  我隔著電話聽筒,能感受到葉子的歡樂。  掛掉電話,葉子給我發來一條信息:  一直阻礙我去上海的,不是別人。如果當時勇敢一點,考大學的時候我就報考到上海,現在會是什么情況?  我不知道如果當年葉子去上海讀大學,現在會是什么情況,我只知道當年若葉子報考上海的大學,她的父母掙扎過之后也會支持,就算有點擔心,也不會以愛的名義阻礙葉子追求想要的生活。  有時候,我們把身邊人假想成為一道道坎兒,橫在我們想要走的路上,于是自以為是的改變了方向。  回過頭來看,阻礙我們的,從來都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內心的不堅定。  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,也許會影響到周圍的人,但是我們常常低估了他們的接受力。  尤其是我們在乎又在乎我們的人,并不會強力干涉我們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,哪怕看起來不合常理,哪怕在他們的理解范圍之外。  一個朋友Q聊起來她當時決定吃素,想了很多:如果和無肉不歡的客戶吃飯,豈不是會影響合作;跟朋友一起吃飯,友誼的小船會不會說翻就翻;回到家里爸媽知道了,會不會特別不理解。  事實情況是,和客戶吃飯的時候Q說明自己吃素,客戶沒有表現出一點驚訝,點了葷素搭配,或者干脆大家都吃素,并沒有什么不愉快。  Q跟朋友吃飯就更簡單了,大家連為什么都沒問,每次吃飯也會記得Q吃素,確保不是全葷,相安無事,照樣吃的歡天喜地。  Q最糾結的是怎么跟家人說明白。過年回家的前一天,她甚至想象了爸爸審問她到半夜,吃素有什么好;媽媽給她做一盤紅燒肉放她面前,都這么瘦了還吃素,別發神經了。  然而回到家,Q和爸爸媽媽,爺爺奶奶,還有哥哥和嫂子一起吃飯。Q說自己吃素,然后掃視了一圈,發現大家并沒有停下手中的筷子,照常吃飯。  Q對我說:“我看著他們甚至眼皮都沒抬一下,多少有一種失落感,覺得自己太不重要了。不過想一想,正是因為在他們心中我很重要,我做什么樣的選擇,在他們看來才不那么重要,我樂意就好。”  的確,當周圍的人明白我們能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時,他們會順理成章的接受我們為自己安排的一切。畢竟,沒有人會逃避幸福,每一個人選擇怎樣生活,和什么樣的人交往,都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。  我當時決定考研的時候,距離考試不到兩個月時間。  一邊查看報名流程,一邊準備復習資料,但是內心是糾結的,不知道怎么跟大家說明白,也忐忑他們會不會反對。  回學校讀書的風險和成本我都考慮很清楚了,剩下的問題是,領導會不會同意,家里人會不會同意。  當時正好媽媽在西安陪我,我回家甚至都不敢看她的眼睛,好像自己做了虧心事一樣。報名表提交之后的那天晚上,我到媽媽房間,告訴她我報名考研了,準備回學校讀書。  媽媽沒有我想象中的吃驚的反應,只是說你想考就考吧。然后跟聊了很多和考研不相關的事情,也說起我的小時候,仿佛時光回到了十幾年前。聊到很晚,媽媽拉著我的手說,如果你想好了,就去爭取吧,媽媽支持。  “媽媽支持”,這簡單的一句話,于當時的我來說,是一股說不清楚的力量。  領導們知道后有一些意外,但都沒有為難或者阻礙的意思。他們在隨后的復習過程中,還給了很多中肯的建議。  朋友幫我分析完利弊關系之后,并沒有潑冷水,看到我心思已定,也是全力支持。  雖然時間很短,很幸運,我順利通過初試和復試。如當初所愿,可以又一次踏進校園。我發現家人為我驕傲,同事和朋友是真心祝賀。 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。如果你想做,大家都會成為助攻。  有時候,我們陷在自己給自己設定的困境里,以為周圍人會不理解,糾結不已。回過頭來才發現,在乎我們的人,比我們想象的更包容;不在乎我們的人,比我們想象的更隨和。  其實剛工作的第二年,我申請過去英國讀研。當時全家人一致反對,兩個理由,一是一個女孩去那么遠的地方不放心,二是年齡不小了,先戀愛結婚再考慮深造。  當時跟領導提及此事,先是各種婉拒,再是說工作安排不開,態度強硬,找領導寫推薦信也是百般為難。  現在想來,導致我最終放棄的,是我自己,不是別人。就算有家人和領導的一時“為難”,決定放棄offer的是我。是我不愿意舒適圈的那份懶惰,是當時的那份膽怯和對未知的恐懼,是我不能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  只有當一個人知道想要什么的時候,別人的意見不會成為阻礙。能不能做好一件事,就看我們愿不愿意把自己放在一條非走不可的路上。如果自己能把握好航向,別人給的“耳旁風”都會是順風。  畢竟,愛我們的人不會阻礙我們的幸福和快樂。不愛的人更不會。  那些來自別人的阻礙,多半是我們自己假想的。  父母本來應該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,不應該扮演著反面角色。和父母之間的溝通,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難。因為終極目標是一致的,他們希望我們幸福快樂,剩下的就是讓他們明白,我們怎樣才能幸福的問題。  最好的戀人,是彼此成就。成年人終究會明白一件事,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,不是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,而是讓對方覺得舒服的方式。溝通妥當,彼此成就會是最明智的選擇。  同理,真正的朋友會理解我們心中的愛與恨,理解那份執著與不舍。關鍵時候,不必兩肋插刀,至少彼此尊重和支持。至于那種“我希望你幸福,但是不要比我幸福”人,不必考慮。  路人的各種說辭,就更不需要當做“阻礙”。我們生活的好或者壞,在路人看來都只不過是一種談資而已。看完熱鬧,就散了。“大家都很忙,你沒那么重要。”  能阻礙我們的,從來不是別人。  如果有一件事情特別想做,但還是退縮了,不是因為別人,只是來自內心的膽怯或者不情愿。  正如當時知道準備考研時,弟弟一字一頓地跟我說:“你是大人了,想做什么我們都支持。你現在只用考慮清楚一點,這是不是你真正想做的。”  就這樣,凡事只要考慮清楚是不是我們真正想做的。如果是,全世界都會讓路。沒有誰會樂此不疲的阻礙一個人去爭取讓自己更幸福的生活,家人和戀人更不會——  如果你樂意留在十八線城市的家鄉,父母不會把去大城市追逐未來的愿望強加到你頭上;  如果你確定和一個人在一起會幸福,周圍的人即使不理解,在清楚你的感受之后也會給予真心的祝福;  如果你想要做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事業發展結合到一起,愛你的人會給你足夠的支持和鼓勵……  也許,所有的感情到最后都凝結成一點:你愿意就好——如果你這樣做快樂,并且有能力對這一份快樂負責,我便和你站在同一邊,不阻攔,不干涉。  能阻礙你的,從來不是別人。  你若堅定,全世界都會為你保駕護航。 是什么在阻礙我們實現夢想? 不要讓這4件事了阻礙你實現夢想 阻礙人生的三個不利心態分頁:123

你本可以,但卻沒有  文/安如之  人干嘛非要努力啊?反正又餓不死。  很多人曾經都問過我類似這樣的問題,我的回答幾乎也都出奇的一致:其實即使你不努力,在現在這個社會中也餓不死你的,你總能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職業;但如果你從未努力奮斗過,那么在你生命即將到達終點之時,你可能會發現:原來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,不是失敗,而是我本可以,但卻沒有。  記得我大一那會,因為上了一個自己不太喜歡的專業,又面臨著比高中多得多的誘惑,于是整個大一我都沉迷于游戲、泡妞和混跡于形形色色的社團中。而且在大學期末結束后你“驚奇”地發現:哦!原來即使我不努力,但只要在期末臨近之時拼命“刷一刷題”,大學是不會掛科的。這使得我在大學里更肆無忌憚,胡作非為。  但,在假期和高中很要好的一些同學聚會時卻發現,自己和別人在僅僅短短的一年后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差距。我想說的差距,不是指物質上的,而是指一個人的生活態度。  對比我高中朋友,他們有幾個當時高考比我考的要差很多,在常人眼里他們的大學是沒我的好。其中一個男生迫不得已選了英語專業,據他說一年下來他幾乎要被那些英文字符給逼瘋了;還有另一個男生讀的是3A學校。  可以說我的大學起點比他們要好多了,但,他們對待大學的態度和我卻是截然相反的,他們的大學生活也要比我的精彩、有意義多了。  被迫學英語的那個男生上大學后選修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機專業,啃了一大堆相關的計算機專業書籍,大一結束后已經開發了幾個很火爆的網頁小游戲了,去年幾個刷屏微信朋友圈的小游戲就有一款是他搗鼓出來的,而現在他已經在著手開發他為之癡迷的游戲APP了,也組建了他自己的一個小團隊工作室。  而那位讀3A學校的男生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在那所大學長久待下去,大一第一學期就自學通過了雅思考試,第二學期經過無數次“不要臉”的申請終于得到了澳大利亞一所不錯的理工科大學的offer,大二一開學他就飛奔到國外重新讀他的大一了,當時我不敢相信高中英語最差的他竟然自學通過了雅思考試。但事實就是如此。  再看看我的大一,那會兒我歸咎于大學專業不是我喜歡的,歸咎于大學有過多的誘惑,因此得過且過,泡妞、游戲、社團活動忙的自己團團轉,但忙過之后卻總會發現自己一無所得,發現自己是為了忙而忙、毫無目標,內心也往往是空虛、不堪一擊的。  這樣類似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也太多太多了。  有的人整天在朋友圈、在微博、在QQ空間里抱怨自己的工作待遇差、工作時間長要加班還沒加班費所以呆不下去了;抱怨自己只在半年的時間里就整整被炒了幾次魷魚;也有的人在網吧通宵打了一夜的游戲后發一條狀態:唉,還沒睡覺又要準備去找工作了,為什么只有我的生活過的這么累啊;更有的人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,整天不是在抱怨自己出身不好,沒能生在一個好的家庭,就是在抱怨社會不公,競爭太激烈、潛規則太多。  但問題是,多少人在抱怨時,絲毫沒有去反思過自身是否有稍微那么一點點努力過呢?  多少人寧愿啃著瓜子看著整集整集的連續劇、刷著大部分沒營養的微博資訊、耗費整個下午在刷某寶、和閨蜜逛一晚上的購物街去淘那些打了折的所謂奢侈品,還有多少的男生寧愿通宵達旦地沉迷于網游,卻都不愿意下那么一點點的勇氣和決心去做一些改變呢?  當然,你可以不努力,你可以不去試著改變,你也可以不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,因為說實在的在如今這個社會也很難餓死你,你總還能找到一份工作把自己的肚子給填飽了。  但你有沒有想過,目前的生活狀態是不是你內心真的想要的?  你有沒有想過你本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精彩更有意義一些、你本可以有能力有條件去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、你本可以給他人給社會留下更大的價值……但卻因為當初你沒能稍微努力那么一點點,最后也只能變成“本可以”罷了。  就像當初我的專業選的不是自己喜歡的,我本可以努力試著去換專業或者像我那位被迫學英語的男同學一樣,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自學鉆研下去,但我卻選擇了自暴自棄;大學里誘惑多,女孩選擇也多,我本可以找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然后開展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,但我卻總是三心二意敷衍了事只為打發時間;大學里生活學習自由,我本可以努力去發展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多看幾本書,但我卻幾乎都把時間給了游戲,玩得不分白晝黑夜。  ……  我們每個人又有誰沒有或大或小的夢想呢?但如果最后在你生命即將到達終點之時,你才發現自己不僅與自己的夢想插肩而過了,還因為自己當初得過且過、自暴自棄、敷衍了事的生活態度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庸俗不堪、被生活牽著鼻子走的人時,那么此時的你也許會恍然頓悟:原來生命中最痛苦的事,不是失敗,而是我本可以,但卻沒有。  而這大概也就是人這一生為什么要努力的緣故吧。  當然你依然可以不努力,但最后的果實也理所應當應由你來品嘗。 你受的苦,總有一天會照亮你未來的路 你鞋子接觸過的地面,才是你真正走過的路 你時刻準備著,卻放棄了每一個機會分頁:123

90后員工裸辭,寫郵件和80后領導互噴,看70后如何做點評  文/Kevin Zhang  人物  小No:90后,互聯網運營崗  刀把:80后,小No的直線領導  我:70后,兩個人都認識,就是一勸架的  楔子  小No又離職了。  這是我認識她一年多以來,她的第三次離職。和前兩次相同的是,這次毫無疑問又是裸辭;和前兩次不同的是,這次小No居然寫了長長的離職信,讓我倍感詫異,因為這完全不是她的風格。  辭職信交上去了,刀把居然還回應了。在我印象里,他之前對于員工辭職的態度一向都是愛誰誰。  下面是小No和刀把有關辭職這件事的互噴集錦,附上我的點評。  小NO:  首先聲明,我之所以寫這封辭職信,完全是因為公司的奇葩規定:辭職信必須超過500字才給辦理離職手續。否則就5個字:老娘不干了!!!(標點不要算在里面哦)然后做成一個牌子,像奧運舉牌小姐一樣舉著繞公司一周,以示交接完成。  刀把:  首先,500字的辭職信,是希望每個人在離職前,都能認真思考自己的決定,并客觀總結在公司的得與失,沒有為難大家的意思。  不可否認的是,之前不少離職的同學,在信中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,有的又選擇留下,有的則為公司提升管理水平和員工滿意度提供不錯的意見。所以,在這里還是要感謝你的離職信,雖然我對當中的某些觀點持不同意見。  我:  500字離職信的規定還是頭回聽說,有點新意。常規做法是離職面談和離職員工調查表,但流于形式的多。不在沉默中爆發,就在沉默中死亡。有的時候爆發出來也挺好。  聽說,刀把他們公司還有離職員工因為離職信寫得好而得獎的,算是員工關系操作中一種新的嘗試。  小NO的第一條離職理由:  公司居然不讓在辦公區收快遞——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了。那么大冷的天,我還得一趟一趟往樓下跑,這可是21層誒,我還怎么和那個帥氣的快遞小哥溫柔地交流呢?  刀把:  對于你平均一天三趟下樓取快遞來說,21層樓確實有點殘忍。從不時經過你的辦公桌時,看到你瀏覽的頁面,我估計你的這些訂單,至少有80%都是在工作時間完成的,加上你每天下樓取件的時間,一個小時怎么都是需要的,雖然我從來都沒有跟你提到這點。至于你說的快遞小哥,我真心覺得他不夠帥。  我:  90后果然就是90后,第一條離職理由就語出驚人。看來冬眠說、姨媽說之外,現在還可以加上一條“快遞說”。  90后都是原生態的剁手黨,但刀把你可以隱忍這么久,真不愧是有容乃大。極端的做法有封網的,但我想大多數的管理者,都對上班網購這個事情一籌莫展。  小NO的第二條離職理由:  最煩你一遍一遍地給我們洗腦,什么價值觀啦,什么責任感啦,什么設定目標啦,每次一開會就說這個,每次一聚餐就說這個,嗚嗚嗚,我喜歡吃的大蝦都涼了。客觀效果是這幾個月減肥效果不錯——說到我沒有胃口。  刀把:  如果你把梳理目標和安排工作叫做洗腦的話,那么除非你不上班,否則估計走到哪里你都躲不開。  上次聚餐的大蝦雖然有點涼了,但是你還是吃了12只中的7只。順便說一句,我還真沒覺得你瘦了,因為上周你剛剛嚷嚷椅子太小坐不下,要求給換個大的。  我:  70后80后最頭疼的事情,可能就是怎么給90后開會了。價值觀宣貫這種事,根本就是對牛彈琴,經常是你賣力地講,他在下面微笑且迷茫地看著你,心中萬頭草泥馬奔騰。  90后是互聯網的原住民,是虛擬社會里的主人,在現實交流中經常呈現木訥、發呆、不屑、迷茫等表情包,他們其實是現實生活中非常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一群。  這樣講吧,70后基本是線下的,80后是線上線下兩棲的,而90后就只有線上了。經常見到90后在虛擬空間里談笑風生逗比無限,一旦進入面對面的交往,就像魚上了岸一樣。(魚上了岸啥樣?大口喘氣翻白眼啊。)  現在有些公司,已經把企業文化項目開發成線上游戲的方式,據說對90后的效果不錯。  小NO的第三條離職理由:  最不喜歡公司的讀書會,辣么長的文章,還要每周一本,開會說心得,抱歉我無法保持注意力超過30分鐘。  刀把:  工作需要保持專注,這是公司針對年輕員工注意力漂移,而設定的培訓科目。我注意到你在開會時,平均不到3分鐘就要玩一下手機,這說明你確實需要提升一下專注度了。  不然就算是上廁所的十分鐘,如果你忘帶手機,我都怕你無法順利完成整個作業流程。你好像上個月剛把手機掉坑里了吧。當然讀書的書目還需要改進調整,更符合你們的特性。你有什么建議嗎?  我:  刀把的回應有夠毒舌。手機、IPad和電腦是90后成長中的三大要素。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愉悅時,不可否認的是全民的注意力和耐心下降了。  我的手機就經歷了從背包,到褲兜,再到手里拿著這三個位置的變遷,相應的查看頻率也從一天數次提高到了一小時數次。  所謂的時間碎片化和信息碎片化,帶來的后果是心態的碎片化,浮躁的氣質就從中產生。這是一個無可逆轉的趨勢,對抗只能是螳臂當車。  通過習慣調整做適度的平衡,倒是一個可行的辦法,于是很多諸如深度閱讀、冥想、野外拓展等方法在當下流行,算是一種反省之后的回潮吧。  小NO的第四條離職理由:  辦公環境差強人意,我知道公司在這上面花了不少錢和心思。但就是工位太小了,旁邊的姐姐是個重口味,每天不是韭菜,就是咖喱加大蒜,混合著她的Chanel 5,算是世上最奇葩的味道,沒有之一。在離職的最后一天,我準備生吃兩頭大蒜,對沖一下這種風險。  刀把:  呃……  我:  呃……順便問一句,能介紹我認識一下這位姐姐嗎?  小NO的第五條離職理由:  年會只抽到保溫杯,我勒個去,Iphone6呢,現金5000元呢,馬代雙人游呢,哪怕是一年姨媽休假券也行啊。我在這公司手也太背了吧,這么背的環境,你讓我怎么呆下去。  刀把:  親,能把你的保溫杯給我嗎?我啥都沒抽到。  我:  還有姨媽券這種東西,那男生抽到怎么辦?  小NO離職的最后一條理由:  工資也太低了吧,我辛苦讀書16年,堂堂二本畢業,8000塊的月薪,扣掉各種,拿到手也就6000多,還不如老媽每個月給我的零花錢多呢。除了裸辭你,我別無選擇。  你總說我們90后沒有目標感,還總說你當初如何如何,是怎么白手起家在北京買房買車的。拜托,我老爸老媽有三套房,加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房,夠我一星期不重樣換著住的。  你的那些目標不是我的目標。我只要——開心地上班,開心地生活。其他與我何干?  刀把:  你可以開心地啃老,我沒人可啃。  我:  70后基本上無老可啃,80后可以小口小口地啃,90后都不啃了,只是張著嘴等著“老”來喂。  現在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:寒門再難出貴子。代表性的段子有“巴菲特8歲時被父親帶到華爾街”的故事,“比爾蓋茨創業時受到母親扶持”的故事,“一群銀行實習生的成長經歷”的故事,等等。  這些段子的真假姑且不論,但核心思想無非是說:如果你是寒門,起跑線上就輸了,你的眼界、視角、格局、見識、背景等等根本就不足以支撐你的發展,你一定會因為生活所迫做出很多垃圾的選擇,從而強者恒強,弱者恒弱。  對于這種說法,我只有兩個字:扯蛋。這要么是winner的自鳴得意,要么是loser的自找借口,別無他解。  自古以來,一個人要想成功,只有兩個最基本的動力源:興趣或生存。要么你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奮斗,要么你被生活所迫去努力,本質上沒有其他可能。  90后作為最新的職場一代,之所以這么廣為詬病,就是在于這兩種動力從群體意義上被打小閹割掉了。  90后生存壓力的解讀  先說生存壓力,90后的父母基本上是60后,相對于80后的50后父母,和70后的40后父母,他們在財富積累上無疑更加豐厚。  而且60后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和文革,他們的生長環境非常惡劣,小時候吃過不少苦。人就是這樣,自己吃過苦,就一定不想讓孩子再吃苦。  于是主觀上有意愿,客觀上有條件,啃老就會成為一種群體現象。哪怕父母在農村的,每個月幾千幾千地補貼到城市打工孩子的,也絕不在少數。  這還只說到父母,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,90后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,集三家之力供養一個孩子,生活想有壓力都不行,即使現金沒那么寬裕,至少有好幾套房在那兒放著呢。  在寫這篇文章時,又一個朋友跟我抱怨春節一過,公司又有好幾個90后裸辭了。其中一個女生,每月5000的收入,在北京三環邊上租著90平米的兩居,開著迷你Cooper,從不在家開火,每年少說兩次國外自由行。我算了一下,家里至少每月要給她補貼15000元。  70后很少有裸辭的,85后裸辭開始興起,到了90后,裸辭基本就是一個集體自覺行為。不要和我說什么興趣使然,如果賬上沒有存款,又沒有其他經濟來源,你看有幾個敢裸辭的?說到底,還是沒有生存壓力。  缺乏生存壓力,是90后職場成長中的第一大殺手。成長是一個鮮血淋漓的過程,是一次次把自己扒光,再找件衣服穿上的過程,是一次次被人家大耳光扇在左臉,還不得不把右臉伸出去的過程。  如果沒有現實的壓力,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承受這種折磨。而如果時時都有退路,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逃避,這是人之常情,無關90后,80后,或者是70后。但如果沒有這一次次的破繭重生,成長又從而談起呢?  也正是基于這點,我對“寒門再難出貴子”的說法無法茍同。家境貧寒,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、眼界等等,但在“不得不做”這個最大的奮斗動力上,富二代、官二代們,會有更多的余地嗎?至少我很少看到。  90后職業興趣的解讀  再來說說興趣,這是促成成功的第二個要素。大家都在說90后是個性鮮明的一代,他們會憑著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職業,所以他們的目標感是很強的,會投入,會創新。本來我也這么認為,但在這幾年接觸過成百上千的90后之后,我覺得這也純屬瞎扯。  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,朋友公司招了一個應屆大學生,學人力資源,問他的興趣,說喜歡和人打交道,那好吧,就去做招聘,天天都能和人交往。  一個月后要求調崗,原來他只喜歡和熟人溝通,覺得之前和朋友們一起都聊的不錯,但和陌生人勾搭太難了,還經常被掛電話。  那好吧,既然喜歡和熟悉的人打交道,那就去做員工關系吧,兩個月后又不行了,覺得接收到的負面情緒太多,自己都抑郁了。  轉去做企業文化吧,那個正能量多。三個月后離職,據說找了個市場方向的職位。  你所以為的興趣,可能根本就不是你的職業方向。通常來看,一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可以快樂,可以全情投入,因此可以做得更好。但仔細想想,哪有什么事情是你全部喜歡的。  我喜歡和人打交道,那相應就要承受陌生人的不屌你和面斥;我喜歡做管理,那就得準備好承擔巨大的業績壓力;我喜歡做設計,可能設計稿會一遍一遍地被產品部門打回;我喜歡寫文章做公眾號,他么這篇破文我整整憋了一個禮拜也沒有感覺,比便秘還難受。  因此,千萬不要再拿你感不感興趣來說事了。當你沒有想好,或者沒有準備去接受你所謂的興趣中的那些負面的東西,你根本不配談什么職業目標。  你喜歡你的女神在化完妝之后儀態萬方的樣子,那就要準備好接受她第二天早上醒來滿眼眼屎牙都沒刷的慘狀,她可能上完洗手間還不沖水呢。你不信可以去問問大黑牛,看看范爺的臺前幕后有啥差別。老炮兒們的熱愛生活,那是在看清了生活的所有殘酷和不堪后,還來選擇熱愛它。  朋友的小孩在美國念書,從中學一開始,學校就要求所有的課程都要自己選,你根據自己的興趣、個性和實力,來選定一個課程組合和努力方向。正是在這種不斷的選擇和放棄,加法和減法中,孩子從很小就開始形成自我認知,學會堅持,也學會如何放手。  我們的90后呢,不要說小學和中學,就是到了大學,基本上專業、方向、自我生活管理、學習方法、個性形成,都是家長和老師代替他們選擇的。沒辦法啊,你說就這一個熊孩子,關注聚焦,我得管他啊,他一小孩子,啥都不懂,萬一選錯了呢?  于是這猛一工作,啥事都要自己做主了,他倒是也會呀!爹媽沒教過啊!和90后的溝通中,我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大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沒辦法,這點能力打小就給閹割了,慢慢長吧。  悲觀地展望一下  所以70后和80后管理者,在帶90后團隊中最感困惑的兩個問題——動不動就不干了和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,就有了明確的歸屬:生存壓力缺失和自我選擇能力弱化。  那么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好轉呢?還是洗洗睡了吧,95后、00后的新人只會越來越難管,因為上述兩大問題,在現有的教育體制和家庭結構下只會得到強化。  也許會有反轉劇情,那得看看普二政策落實的怎樣。  結尾  小No最終沒有離職。一個是她出去轉了一圈,發現8000元的月薪并沒有那么好拿。第二是公司讓她參與游戲化的90后員工管理系統的開發工作,她覺得挺有意思。最重要的,是她老媽把她每個月的零花錢給停了。  老媽英明!!!(來源:我可能不是獵頭) 別抱怨工作,有種你辭職 辭退你,與能力無關 寫給老想辭職去旅行的你分頁:123


增加IG洞察報告-曝光次數(Impressions)
包月直播人數 增加臉書個人追蹤數 衝IG普通全球粉衝fb個人追蹤數 增加fb五星/推薦好評 買IG綜合華人粉衝IG洞察報告-貼文分享(Shares) 增加單次直播人數 衝IG影片瀏覽量

arrow
arrow

    w86fek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